背景
档案馆不仅是记录和保存历史的重要场所,还是社会文化传承和教育的重要资源。目前档案管理和保存领域需要遵循GB/T 18894-2016、GB/T 41785-2022、DA/T 38-2021、DA/T 48-2009、DA/T 70-2018、DA/T 74-2019等标准,这些标准的实施确保了档案数据的高质量管理和保存。档案馆中的数据包括电子文件、档案元数据等,这些数据的长期保存有着严格的行业要求。为了实现电子档案的长期保存,档案馆需要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和管理方法,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安全性。
解决方案
“睿存电子档案库房”解决方案旨在为档案馆行业用户提供一种高效、安全、稳定的电子档案数据异质备份方法,通过采用先进的磁光一体化存储技术,实现了数据的多层次备份和存储,为档案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提供了坚实的保障,"电子档案库房"解决方案包括档案管理系统、电子档案库房智能化运维系统、磁光双介质长期保存系统以及电子档案库房备份管理系统四大部分。 该方案展现了一系列先进的技术特点,包括采用磁盘和蓝光光盘作为多种存储介质进行数据备份,构建了多层次的备份策略,从而显著提高了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。同时,通过智能化的监控系统,方案实现了对库房环境和设备状态的实时监控,确保系统能够稳定运行。另外,该方案还采用了异地离线备份的方式,将数据副本存储在异地的蓝光光盘中,有效防止了数据丢失和破坏,大幅提升了数据的灾难恢复能力。最后,整个方案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,实现了档案数据的高质量管理和长期保存。
用户收益
1、合规性:十四五规划政策指导,以及档案法、档案归档标准的强制要求
2、低成本:降低传统IT设备的维护成本、维护周期和能源消耗
3、自主可控:全自主可控技术,避免国外技术垄断风险
4、长期保存:实现电子档案封装包“自包含”“自描述”“自证明”的真正意义的长期保存
5、数据安全:通过磁盘和蓝光光盘两种不同存储介质,形成多层次的备份方案,提高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
6、异地备份:保证该地区发生严重自然灾害导致介质灭失时,仍能够获得完整数据副本进行信息恢复
典型案例
北京某城区档案馆在2022年决定依据本方案开始建设电子档案库房。该项目旨在规划建设一个容量为100TB的电子档案异质备份存储系统,以满足对数十万卷现存电子档案进行安全、异质备份存储的需求,并预计能够应对未来十年内产生的增量数据备份任务。
城区档案馆充分借鉴了国内外先进的电子档案存储技术和经验,采用了光磁一体化系统和蓝光存储技术,实现了电子档案数据的双介质保存。这种存储方式不仅提高了数据的安全性和稳定性,而且通过档案管理系统的集成,实现了对电子档案数据的封包、传输、保存和查询等功能的自动化和智能化。
目前,该项目已经成功交付,通过该系统,该城区档案馆已经实现了对数十万卷现存电子档案的安全、异质备份存储,有效保障了这些档案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。同时,该系统还具备足够的扩展性,能够满足未来十年内产生的增量数据备份需求,为档案馆的长期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