背景
依据《会计档案管理办法》《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管理规范》等相关规范,金融系统的文书、 会计、票证、声像等类型的电子档案数据等都有长期保存的要求。在面对10年、30年的长期数据保存要求时,传统数据存储载体已无法满足相关监管要求。目前较好的解决方案是使用磁光电一体化存储系统,对数据进行统一管理、异质和异地备份。这样即能够满足数据长期保存的需求,降低数据存储成本,有效防止病毒入侵、 数据篡改、人为误删、电磁环境干扰等问题,另外还满足数据合规性存储要求。目前主要头部银行、证券和保险头部单位已经完成初步规划和方案建设。
解决方案
长期保存系统自动对接电子档案系统,实现对电子档案系统的关键数据进行备份管理,包括档案入库、备份、四性检测、定期光盘质量检测、出库、检索、导出以及对光磁设备资源的管理、系统后台管理(包括日志管理、权限管理、三员管理)等功能。光磁存储需要满足国家电子档案备份要求,方案需满足“3-2-1保存原则”(3份副本,分布在2种不同的存储介质上,1份异地副本),并对异地存储方案进行详细说明。光盘和磁盘存储各满足不少于100T的在线存储容量,一体机所涉及的设备需满足信创要求。 为了满足其他重要数据的存储要求,如金融类双录声像数据,该方案中特地设计一条数据归档路径,可以跳过长期保存系统,直接将其他重要非档案类数据直接存储到底层异质备份管理系统中,提升了这类非档案数据的存储安全性。长期保存系统支持多种电子档案数据入库方式,支持通过手动在线上传、批量导入和接口对接等多种方式,支持档案数据的自动化接收,支持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校验,针对文件的MD5值进行完整性校验;支持针对其中的档案数据进行四性检测;所有检测通过后,进行入库操作。对检测异常的数据,调用档案管理系统接口进行通知,并退回数据,防止有问题的数据进入长期保存库。
用户收益
2、长期保存系统设计:自动化的入库和存储,有效降低了用户的工作复杂度,提高了电子档案的存储安全性
3、异地存储方案:降低数据损坏风险,减少手动工作量。
4、合规性先进:满足新档案法及十四五规划要求。
5、自主可控技术:从硬件到上层软件均为自主研发,拥有自主知识产权,避免国外技术垄断。
6、长期保存:实现电子档案封装包“自包含”“自描述”“自证明”的真正意义的长期保存。